在皖豫交界的史河两岸,一场名为“十大海”的惠企春风正催生发展新气象。自叶集区《2025年惠企助企“十大海”行动实施方案》落地以来,该区以“政策全席”创新服务模式,通过“要素保障硬菜+人才服务靓汤”的特色配方,用跨省协同的“智慧炉火”,煨煮出省际毗邻区发展的“一河两岸”鲜香。
“仅5个工作日就为我们提供了1500万元新增贷款,用于购买机械设备和原材料,为我们下一步的增产扩产注入了十足的信心。”位于叶集经济开发区的六安市绿环板材有限公司,因绿色建材需求增长、定制化家居市场扩大等因素,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。企业负责人刘承奎表示,公司急需转型、扩大产能,面临问题,区财政局得知情况后,主动对接叶集农商行,现场“把脉开方”,定制专属融资方案威客电竞登陆入口。
叶集的惠企政策如同精心烹饪的“十大海”,既有要素保障的“硬菜”,又有人才服务的“靓汤”。4月25日,记者走进叶集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华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电气控制室,仪表主管刘清华正专注调试仪表参数。这位家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的合肥工大毕业生,从浙江返乡后,如今在“家门口”实现了职业理想:“工资待遇不输沿海,职称评定有专班指导,俺现在是‘新叶集’人。”在他身后,6名皖西学院化工专业毕业生正在老师傅指导下熟悉设备,这批新生力量正是叶集区人社局“招才引智高校行”的成果。
据了解,该区通过梳理584家企业需求形成的政策“套餐”,实现了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滴灌”的转变。“企业点单、政府掌勺”——叶集区让每项政策都合企业“胃口”:今年以来,土地组卷完成4个批次107.5亩,水电气诉求解决率100%,“政录企用”引进专业人才5人,金融服务专班为509家企业“输血”6.26亿元。
“建议建立化工产业技术共享平台”“家居行业需要数字化改造支持”……今年以来举行的“2025年新春茶话会”“打造百年家居品牌”等系列恳谈会上,叶集区30余位企业家与区领导围桌畅谈。从物流成本到技改补贴,23个问题当场交办,7天全部办结。这种“问题不过夜”的作风,让参会企业竖起大拇指:“政府把俺们的话放心上!”
这种“舌尖上的对话”已成常态。记者在叶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看到,2025年恳谈会日程表排满全年:从新春茶话会到毗邻区域产业对接,9场主题恳谈覆盖家居、化工威客电竞登陆入口、农业等全产业链。
“以前办手续要跑七八个部门,现在水电气网可以‘打包’办理。”某家具板材企业负责人拿着刚办好的联合报装手续感慨。叶集区城管局推行的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,通过电子证照共享实现“零材料提交”,这种“政府跑腿代替企业跑路”的服务理念,让企业轻装上阵。国网叶集供电公司创新推出的业扩小程序,则让企业办电时间压缩60%,“全域零计划停电”保障了华福材料等企业连续生产。
跨省协同的“大厨掌勺”更显格局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在叶集——固始“一河两岸”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,围绕两县区优势产业基础开展联合招商如火如荼,向做强精细化工、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集群“突进”。
叶集与固始隔史河相望,“一河两岸”产业合作区建设让两岸人才流动更频繁。像刘清华这样通过“人才飞地”引进的技术骨干已有168人,他们带着经验返乡,成为技术攻坚的“尖兵”。叶集区人社局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恺介绍,通过“入企观摩+现场面试”链式服务,今年已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864人。
在金融助企专项行动中,红象人造板等企业获得“量体裁衣”式信贷支持。叶集区建立的“需求——对接——落地”闭环机制,让6.26亿元信贷资金精准流向实体经济。这种“扶上马送一程”的服务,助力33家模板企业转型包装板、纺织产业,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威客电竞登陆入口。
“从‘企业找政策’到‘政策找企业’,我们要做全天候‘店小二’。”该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主任陈卓表示,随着“十大海”行动深入推进,“集速办”品牌效应日益显现:1—3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8%,招商引资项目数量同比翻两番,31个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办理总时限压缩61.9%。
春夏之交的阳光洒进办事大厅,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”的标语,恰如这个皖豫省际毗邻地区的发展宣言——用诚意满满的“十大海”,煨出高质量发展的好滋味。(记者杨曦)